《窦娥冤》是明朝黄宗羲所作的《明史》中的一则著名故事。窦氏美貌动人,其夫被害后,遭受腰斩之刑并被流放到汉中,后自杀身亡。据说窦氏真正的始作俑者就是当时的主持宣讲和撰写《大明会典》的钦差大臣颜思齐。
颜思齐在负责《大明会典》这个大项目期间,不可谓不卖力。他把10万卷宋版本的书全部重新校对,同时还命人搜索遍历天下,拾遗补缺。最后完成任务,确立了自己的威望和地位。然而,颜思齐把迫害窦氏的罪责全部推到了别人身上——竟然是他的妻子,也是窦氏的堂妹。
这个谎言恶劣到了极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批评。针对颜思齐虚伪的行为,恶评纷至沓来。著名清代学者戴震的评价直言,“庸官颜思齐,无节廉耻,弄虚作假,下流不堪, 是否不宜撰写法规?‘会典’之失,虽非一人可纠,不可不察其首要之过。”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颜思齐也败坏了自己的声誉。
颜思齐虽然是明清科举制度的优等生,但他在“窦娥冤案”中的恶评和口碑让我们相信,无论任何时代,诚实守信的道德自始至终都是举足轻重的。事实上,真正厚重和伟大的事业,是不能基于谎言和虚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