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解读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解读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解读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UNFCCC)是一项全球性的环境政策框架,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该公约于1992年由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通过,至今已经拥有197个缔约方。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目标是「稳定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以在气候系统内防止危险干扰。」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是防止危险干扰,即保持全球温度上升在2摄氏度以下,力图不超过1.5摄氏度,以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威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的缔约方们每年都会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和制定承诺、政策和行动计划。这些会议被称为「缔约方大会」,并且每五年会举行一次「缔约方大会」特别会议,以评估和调整全球目标和行动。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

尽管气候变化问题不断引起全球关注,但是在实际行动上,如何才能在全球范围内达成一致,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气候公约”)就成了全球达成此目标的核心文献。气候公约于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会议上正式通过,旨在加强全球各国对最危急问题气候变化的协作。

气候公约指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责任,并规定发达国家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将1990年至2000年碳排放量减少5.2%。同时,发展中国家要通过转移新技术和资金来降低排放,根据公约,发展中国家要提供节能和环境友好的技术和设备转让的支持。

如今,全球已有数百个国家签署并批准了气候公约,成为实现全球减排的重要基础文献。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积极参与了公约的制定和推广工作。2015年12月,中国成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缔约方之一,承诺在2030年之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同时,中国将加快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发展和掌握新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解读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深入了解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缩写为UNFCCC),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92年制定,并于1994年生效的国际法律文件。其目的是通过全球合作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解读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公约的主要目标是达成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解决方案。各国承诺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提供技术和财政支持。公约还设立了年度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各国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

公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目标的设定和达成
  • 适应和增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
  • 技术转移和财政支持的提供
  • 监测、报告和审核各国的行动和成果

公约签署和加入成员国众多,目前已有197个缔约方。而最为重要的成果是《巴黎协定》的达成,旨在全球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与气候变化应对的目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