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氲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传说和小说中,常常会出现“氤氲”这个词汇。那么氤氲真的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词语吗?实际上,氤氲也是有具体含义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氤氲的含义和由来。

氤氲最早出现在《易经·系辞传上》中,其中一句话是:“故天地之情,其次乎人;天地之育,其次乎父母。育之不惠,何以及人;氤氲之微,何以载之?”这里的氤氲指的是天地之间的细小气流在升华过程中凝结成云雾,象征着天地间本源的精华。

在汉字文化的发展中,氤氲被用作形容气雾缭绕,气氛神秘的场景。比如,春秋时期的《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不如气合。气合,则有氤氲之息,和之至也。”这里的氤氲就是指人和气氛融洽、氛围神秘、和谐温暖的关系。

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氤氲经常出现在描写云雾弥漫、烟雨蒙蒙的场景中。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句诗:“山色入高楼,春意傍芳洲。一番梅雨后,数处有残樓。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谁是宴酣客?醉于氤氲之中。

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氤氲的定义是有所变化的。但从中不难看出,氤氲总是与神秘、高雅、梦幻等词汇联系在一起,这种氤氲之感,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幻觉。

相关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