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包,今年已经59岁,是重庆市黔江区的一位非遗传承人。他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打糕之路。
陈大包自幼喜欢打陶瓷泥人,他用打陶瓷泥人过程中所学到的手艺和技巧,开始学习打糕。在他的带领下,黔江区的打糕技艺逐渐传承发展。“打糕比泥人难多了,手艺细致度更高,传承前辈的技艺和灵感同样重要。”陈大包说。
陈大包不仅会打糕,还会写书法、画画、包粽子等,他将自己学到的各种技艺融合到打糕中,创作出了无数种创意糕点。“比如,我用年糕加上荔枝干和鲜花饼,就能做出一款花瓶,既好看又好吃。”
陈大包的作品不仅在本地非遗展览上引起了关注,今年他还被邀请到北京参加首届地方戏曲、民俗、文化遗产展览会,展示黔江的非遗文化。
陈大包说,非遗的传承要有创新,要让传承的技艺与现代人的生活结合起来。“我不仅是一个传承人,更是一名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