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江西省上饶市的周劼事件引起社会关注。26岁的周劼在求职过程中遭遇了用人单位的骗局,并被迫接受了近两个月的刑事拘留。由于该事件事关司法公正和职业道德,引起了舆论的广泛讨论。
事件的背景是周劼在2021年8月离开南昌前往上饶求职。在前往某招聘机构面试后,周劼被告知要前往一家卫浴公司上班,并被承诺可以在试用期结束后签订无固定期合同。然而到岗后,周劼发现这家公司根本没有生产经营活动,并且自己的工资也一直未能及时支付。之后周劼向有关部门报案,但却陷入另一家用人单位的骗局中,并被迫接受刑事拘留。
事件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之一在于事件中的用人单位是否存在犯罪行为。虽然目前对该公司有关人员涉嫌犯罪的调查正在开展,但多数舆论认为,周劼事件既是一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制度问题。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用人单位能够以求职者签署违背劳动法律的合同或采用不合理的招聘流程,从而迫使求职者在失去合法权益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去接受工作;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法律规范主要针对商业交易,对非商业行为如用工方面的监管与惩治显得较为薄弱,这进一步使得用人单位可以打着培训、试用等旗号,实现涉嫌非法经营的行为。
细看周劼事件,我们不难发现,现实中对于职业道德问题的考核标准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在招聘等环节,用人单位或考官仅凭有限的信息或直觉进行判断或评价,以致在招聘尺度和质量上存在欠缺甚至传统性歧视的现象。另一方面,面对招聘过程中的种种,求职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够、以及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也是造成他们容易受到不正当招聘、违反用人单位职责的影响的根本原因之一。
通过这个事件,我们需要正视职业道德问题存在的根源和危害,促进行业的自律和规范,完善招聘与用工的制度和体系。同时,科学普及权利和维权意识,鼓励求职者在招聘过程中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促进招聘环节和求职者素质的提升,从而实现职业道德的良性发展。